如何提升性價比?性價比背後真正的含義

什麼是「性價比」?

「性價比」是商業用語中最耳熟能詳的詞語之一。 性價比是一個指標,顯示了產品根據它的價格所能提供性能的能力,有時我們也將其稱之為成本效益、價格效能或CP值。

性價比是顯示商業營運效率的良好指標,以低成本獲得高性能即能帶來更多利潤。舉例來說,假設你今天要賣熱狗,那麼很顯然地,購買大量批發一定數量的熱狗會比去超市買零售的熱狗還便宜。當然,如果沒有預測好市場需求,那麼購買過多的熱狗可能會降低其性價比,但一般而言,預測好市場需求的話,那麼一次購買一定數量的熱狗就能提升性價比。

評估性價比的難處

若要衡量兩種不同做法的性價比的優劣,直接比較它們的產出結果是最簡單的方法。然而在現實社會中,如果以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務,除了產出結果之外,每種方法都會有其產生的附加效果,因此評估性價比的方式可能因人而異,這取決於個人或組織如何看待事物。

舉例來說,假設某銷售人員希望向潛在客戶傳達產品資訊,這位銷售人員可以一次向潛在客戶們發送電子郵件,或是親自一個個致電給每位客戶。兩種方式都能達到向潛在客戶傳達資訊的目的。當我們比較這兩種方法的成本,那麼一次發送電子郵件的成本相對較低,因為比起通話時間,它所花費的時間較少。如果僅從這個角度來看,發送電子郵件似乎具有更高的性價比。然而,由於每種方法的附加效果不同,如果一次發送所有電子郵件,銷售員雖然可以得知哪些客戶已讀取電子郵件,但是很難掌握到客戶對該產品感興趣的程度。 相反地,如果銷售員致電給每位客戶,那麼他就可以問客戶更多問題,以了解客戶對產品感興趣的程度。

當我們比較性價比時,由於每種方法的成本和效果都不同,因此評估優缺點極為重要,而判定優缺點視情況而定,沒有一定的標準。如果公司已擁有強大的品牌和產品知名度,那麼一次發送電子郵件可能就足夠了。但如果是新產品,公司想知道消費者如何看待該產品的話,那麽致電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實際上,許多公司會結合不同的方法來獲得更好的成果。

評估成本的陷阱

我們很容易只著眼於花費金額的多寡,而認為那就等同於公司所付出的成本,因為價格始終都是一個數字,而且可以輕易地量化計算。但是成本不是只與花費的金額有關,而是包含了投入的時間及人力資源。

假設你午餐想吃三明治,你可以直接去商店購買,或者你也可以自己去超市買食材來自己做。購買三明治可能會花比較多錢,但速度較快,而且很容易就能買到。相反地,雖然買三明治食材可能花費較少,但較耗時且耗力。

在公司裡每個員工的薪水都是按時間長短來計算,因此我們可以將花在人力資源上的金額除以工作時間來計算完成每項任務所需要花費的金額。所以說,一個項目的總成本不僅包括實際硬體的成本,還包括了所需投入的時間及人力資源。

計算人力資源成本最棘手的部分就是,對公司而言,一旦公司僱用了一個人,無論該人的工作績效如何,公司都得支付穩定的薪資成本給他。雖然實際上也有一些例子是公司和員工簽署一份雇傭合約,並且以業績成果決定賦予該員工薪資的多寡,但這邊我們先暫且不論這類情況。若執行某特定任務所需的時間和人力資源減少了,除非公司有其他需要該人力資源的任務,否則性價比並不會因此提升。

一般來說,若以自動化系統取代手動操作流程,性價比照理來說會因此提高。這背後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只要是在系統維護期間之外,自動化系統可以達到 24 小時持續運作,並且不需要休息時間。如今許多國家都有訂定法規,規定公司不得要求員工超時工作,但沒有規定不能長時間運行自動化系統。

「軟體即服務」的優點

自從 SaaS(軟體即服務)引入市場以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 SaaS 剛問世時,市場上就一直在討論 SaaS 服務的性價比究竟是高還是低。而 SaaS 的好處經常被說是公司不需要安裝硬體設備,也不需做額外的維護,只要購買軟體需要的授權數量即可。然而相對的,這些軟體授權的單價也會較能夠在既有的伺服器上運作的軟體來得昂貴許多。除此之外,也有人認為 SaaS 服務無法客製化,因此不適合他們公司的作業流程。

我相信上述所提及的優點和缺點都是有道理的,因為評估性價比的方式取決於評價績效的方式以及對總成本的看法。而且根據公司的財務狀況、環境和價值,評估方式都會有所不同。

然而,最近我發現了使用 SaaS 服務的新優勢。如今市場上有許多的 SaaS,而這些 SaaS 都會針對特定的問題提供各自獨特的解決方案。以代辦事項管理系統為例,有些可以管理列表中的代辦事項是以清單的格式進行管理,而有些則是用區塊的方式進行規劃。有些解決方案則是擁有自己所開發的的應用程式,有些則是架設在其他主流 SaaS 上面的加值服務。

但問題是你並不會一開始就知道哪種方式才最適合貴公司的商業運作。所幸我們可以利用極低的成本在不同的 SaaS 服務之間做切換,因此我們可以嘗試多種不同的方法來提高性價比,以選擇最適合企業的解決方案。雖說客製化系統可能是最能與企業的商業流程相輔相成的方案,但在毫無採用過的情況下,我們也很難判定客製化系統是否真的能與商務流程互相融合。另外,客製化的過程通常會需要花費更多的金錢、時間和人力資源,因此系統一旦開發完畢,日後若有其他需求,也無法輕易的汰換。

由於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需要我們不斷地改變及跟進既有的商業模式,我開始認為在評估系統解決方案時,找到最適合當前情況的解決方案,再隨著時間的推移汰舊換新才是能夠達到最高性價比的不二法門。


本篇文章由台大日文系學生:林倢如同學翻譯。
台大日文系將舉行戲劇公演,歡迎前往 FB 粉絲專頁獲取詳情

WRITTEN BY